1、合同解除的后果有什么方面
合同解除后,未履行义务应立即停止。对已履行部分,若符合实质状况和合同特质,当事人可依法需要恢复原状或采取弥补手段,并追偿经济损失。比如,若甲方支付后未获服务或产品,有权需要乙方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依据履行状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弥补手段,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2、合同解除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解除合同需基于明确约定或法定事由,如紧急违约致合同目的没办法达成。随后,应向他们发出明确无误的解除公告,此公告形式灵活,书面或口头均可,重点在于确保信息传达明确无误,让他们充分知道合同解除的意图及依据。此步骤旨在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合同解除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依法倡导解除合同的,应当公告他们。合同自公告到达他们时解除;公告载明债务人在肯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公告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他们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未公告他们,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法依法倡导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倡导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他们时解除。
3、合同解除的效力认定标准有什么规定
合同解除效力评价先审察是不是符合约定解除条约和法定解除理由,如不可抗力等。解除后未履行的停止,已履行的依状况决定是不是恢复原状或补偿,当事人有权需要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依据履行状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弥补手段,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譬如,假如一方已经支付了款项但未获得相应服务或产品,有权需要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