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薪资不给薪资条如何举报
若公司拒绝提供,但薪资发放金额无误,职员可向劳动监察投诉,公司需限时整改;若逾期不改,最高罚款2000元。
依据《薪资支付暂行规定》第6条,公司需要书面记录薪资发放状况,并且提供个人薪资清单给职员签字确认。
2、举报不发薪资的渠道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举报不发薪资的渠道主如果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在投诉过程中,劳动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详细情况:举报、投诉人需要据实提供被举报、投诉单位的名字、地址与违规行为的具体状况等内容。这类信息是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置的基础。
2.实名投诉并提交证据:投诉需要投诉人实名投诉,并提交身份证和基本证据。这能够帮助劳动行政部门核实投诉人的身份和投诉内容的真实性。
3.书写投诉文书或口头投诉:投诉人应当提供投诉文书,书写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举报中心接待员进行笔录。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应确保投诉内容的明确和准确。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准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若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还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不发薪资的法律条约及处罚
法律快车提醒,对于不发薪资的行为,国内《中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做出了明确规定。
1.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时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2.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
3.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对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规范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未准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准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是违法行为。
低于最低薪资标准支付薪资: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支付劳动者薪资的,也是违法行为。
不支付加班费: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同样构成违法行为。
未支付经济补偿: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根据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也是违法行为。
这类法律条约和处罚手段为劳动者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让他们在面对不发薪资等违法行为时,可以依法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