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违约金上限30%是民法典第几条
《民法典》中并未明确规定违约金的上限为30%。
1.《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仅规定了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及其调整机制,即当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导致的损失时,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依据请求进行增减。
2.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及是不是超越合理范围,需结合实质状况及法律规定综合判断。
2、违约金与定金有什么区别是什么
1.在于其根本目的不同。定金旨在确保债权的达成,具备担保性质;而违约金则主要用于制裁违约行为,是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方法,也是对损失的一种赔偿。
2.两者出货的时间不同,定金一般在合同签订时或之前支付,作为合同履行的担保;而违约金则是在合同中约定,在违约行为发生后支付。
3.发生的依据不同,定金需通过定金合同明确约定并实质出货后方生效;而违约金则是合同双方自行约定的,一旦合同成立即具备法律效力,不需要事先支付。
3、违约金争议应怎么样诉讼
面对违约金争议,诉讼是解决渠道之一。具体诉讼步骤如下:
1.原告需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会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被告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若未提交,不影响案件审理。
2.法院会决定是不是开庭审理,并在开庭前3日公告当事人,庭审中,将进行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证据展示、法庭辩论等环节。
3.辩论终结后,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在判决前,若双方赞同,可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准时判决,法院将宣布判决结果。
法律快车提醒你,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双方应积极提供证据,配合法院工作,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