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超越24小时还能认定为工伤吗
工伤超越24小时,仍然能被认定为工伤。依据国内有关法律规定,工伤的认定并不受报案时间的严格限制。
1.即使工伤超越24小时未报案,也不影响工伤的认定。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别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若遇有特殊状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赞同,申请时限还可以适合延长,即便工伤发生后超越了24小时才报案,只须符合工伤认定的其他条件,依旧可以依法进行工伤认定。
2、什么状况可认定为工伤?
以下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1.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内,因工作缘由遭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合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扫尾性工作遭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内,因履行工作职责遭到暴力等意料之外伤害的;
4.职工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因为工作缘由受伤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遭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这类情形涵盖了工作过程中可能遇见的各种伤害状况,只须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即可被认定为工伤。
3、申请工伤认定的步骤?
法律快车提醒你,申请工伤认定的步骤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申报工伤认定:在工伤发生后,用人单位应当准时向当地劳动部门(劳动监察中队或工伤认定科)申报工伤认定。
假如用人单位没申报,劳动者(或者亲属)应当准时自行申报。申报时需要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含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资料。
2.提交申请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含事故发生的时间、地址、缘由与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状况。若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3.受理与认定:申请人根据书面告知需要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并进行相应的调查核实工作。在核实无误后,会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4.后续处置:经过治疗终结后,受伤职工可以申请伤残鉴别,以确定伤残等级和相应的赔偿标准。
假如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成本,将由该用人单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