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农民工薪资被举报了如何处置
拖欠农民工薪资被举报了,用人单位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置,具体处置方法包含:
1.用人单位可以主动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状况说明,并配合行政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
2.若农民工已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用人单位应积极参与仲裁程序,提供相应证据材料,争取合理合法的裁决结果;
3.假如农民工选择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即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支付义务,防止进一步的法律纠纷。
4.《保障农民工薪资支付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被拖欠薪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5.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公开举报投诉电话、网站等途径,依法同意对拖欠农民工薪资行为的举报、投诉,并实行首问负责制,确保举报投诉得到准时处置。
2、拖欠农民工薪资的后果
拖欠农民工薪资将带来紧急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干扰。
1.依据《保障农民工薪资支付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有紧急拖欠农民工薪资违法行为的,将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并可能通过召开媒体发布会等形式向媒体公开揭秘。
2.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薪资,情节紧急或者导致紧急不好的社会干扰的,还将被列入拖欠农民工薪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3.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将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筹资贷款、评优评先、交通出行等方面遭到依法依规的限制。
这类惩戒手段或有效遏制拖欠农民工薪资的行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拖欠薪资失信惩戒手段
找法网提醒你,针对拖欠农民工薪资失信行为,有关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惩戒手段。
1.将失信用人单位及其有关职员列入拖欠农民工薪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并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公布,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
2.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筹资贷款等方面,对失信用人单位进行限制或禁止参与,减少其市场准基础知识槛,在税收打折、评优评先等方面,也将对失信用人单位进行相应的惩戒。
3.对于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职员,还将面临交通出行等方面的限制。比如,限制其乘坐飞机、高铁等高端交通工具,与限制其出境等。
这类惩戒手段旨在通过限制失信用人单位及其有关职员的行为自由和经济活动,迫使其履行支付农民工薪资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市场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