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后签订的协议有效吗
分手后签订的协议可能有效,主要取决于协议的具体内容。
1.大家需要明确分手协议的概念,它是指男女朋友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恋爱关系并厘清权利义务的一种协议。
2.因为男女朋友关系并不是夫妻关系,所以不受《民法典》的调整,这并不意味着分手协议就完全不受法律保护。
3.对于分手协议中的内容,大家可以将它分为两部分来看:
涉及身份关系的部分,如确定或解除恋爱关系,这部分内容因不是《民法典》的调整范围,故对当事人没法律约束力;
涉及财产内容的部分,如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等,只须这类内容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那样这部分内容就是具备法律效力的。
2、签分手协议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在签订分手协议时,为了防止协议无效或产生非必须的纠纷,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注意:
1.明确协议性质:如前所述,分手协议中关于身份关系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因此在协议中应尽可能防止涉及此类内容,或将重点放在财产分割和权利义务的厘清上。
2.详细约定财产内容:对于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等涉及财产的内容,应尽量详细明确地约定。
包含财产的类型、数目、价值、分割方法与债务的具体数额、承担方法等。
假如包括赔偿或补偿状况,也应将金额、支付方法、支付期限等写入协议。
3.防止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禁止性规定:在协议中不能写入违反公序良俗或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条约。
比如,不能约定限制他们人身自由、干预他们婚姻自由等内容。
分手协议中财产约定有效性
找法网提醒你,分手协议中涉及财产内容的约定,只须符合以下条件,就是具备法律效力的:
1.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协议需要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真实意思表示。任何一方不能采取欺诈、胁迫等方法迫使他们签订协议。
2.不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禁止性规定:协议内容需要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标准,不能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比如,不能约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内容。
3.明确具体可实行:协议中的财产约定应明确具体、具备可实行性。
比如,应明确财产的类型、数目、价值与分割方法等具体细节,以便在发生纠纷时可以依据协议进行处置。
综上所述,分手后签订的协议是不是有效与其中财产约定的有效性取决于协议的具体内容和签订过程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