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单位辞退而领到失业金
要让单位辞退后领到失业金,第一需要明确的是,失业金的领取并不是由个人主动需要单位辞退来达成,而是基于肯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具体如下:
1.失业职员应确保所在单位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根据规定的时间(7日内)将它名单报受理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备案,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2.失业职员需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日内,前往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并填写有关表格,出示身份证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失业登记及求职证明等材料。
只有满足这类条件和程序,才大概成功领取失业金。
2、失业金领取有什么要求?
找法网提醒,失业金的领取需要满足肯定的条件。具体来讲,这类条件包含:
1.根据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交费义务满1年。这意味着,只有参加了失业保险并按时交费的失业职员,才有资格领取失业金。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这一点尤为重要,它排除去因个人缘由主动离职的失业职员领取失业金的资格。具体来讲,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包含终止劳动合同、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等多种情形。
3.已依法定程序办理失业登记。失业职员需要在失业后尽快前往有关部门办理失业登记,这是领取失业金的必要步骤。
4.有求职需要,想同意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失业职员需要表现出积极的求职态度,并想同意有关的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
什么情形可中断就业领失业金?
在失业金的领取过程中,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是一个要紧的条件。具体来讲,以下情形可以视为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从而拥有领取失业金的资格:
1.终止劳动合同的。这包含合同期满、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形。
2.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这一般是由于用人单位是什么原因,如经营不善、裁员等。
3.因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供劳动条件、以暴力、胁迫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等方法强迫劳动等缘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这类情形都体现了用人单位的过错或违法行为。
4.因用人单位克扣、拖欠薪资等缘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这也是用人单位的过错之一。
5.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这包含因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支付薪资、扣押身份等证件、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形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应该注意的是,虽然以上情形可以视为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但失业职员仍需要根据规定的程序和需要去申领失业金,才能成功获得这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