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售如何认定无效
股权出售的无效认定,主要基于股权出售合同是不是违反了法律、法规的限制性规定:
1.股权出售合同的订立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若未经此程序而签订的股权出售合同,可能因程序缺陷而被认定无效或被撤销。
2.出售时间、出售主体、受让主体的错误也会致使合同无效。比如,股份公司发起人在公司创建后的三年内出售股权,即违反了《公司法》关于发起人持股出售的限制,该出售合同应认定无效。
3.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不能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主体,如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亦不能受让公司股权成为公司股东。若此类主体参与股权出售,其合同同样可能被视为无效。
2、没有办理变更登记股权出售效力
找法网提醒,于没有办理变更登记的股权出售效力问题,《公司法》并未将变更登记作为股权出售的法定生效要件。
1.通常情况下,工商变更登记并不是股权出售合同生效的法定条件,只须股权出售合同不违反法律禁止出售的规定,即具备法律效力。
2.《公司法》并未明确规定公司变更登记为股权出售的成立或生效条件,且变更登记实质上是一种股权过户行为,旨在确定公司股东身份及便于违约责任的追究。
因此,即便没有办理工商变更登记,也不影响股权出售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受叫人对股权的获得。应该注意的是,没有办理变更登记的责任在于公司,而非股权出售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