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申报是指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时,当受理破产申请后,债权人要申报债权。伴随市场经济与法人规范的进步,企业破产的现象也数见不鲜。关于企业破产债权申报也成为了热点话题。那样怎么样应付破产债权申报的问题?本文整理了有关法律条文与常识,为你提供参考。
破产债权申报的一般规则
破产债权是依破产程序启动前缘由成立的,经依法申报确认,并得由破产财产中获得清偿的可强制实行的财产请求权。《企业破产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些债权称为破产债权”。
1、依据破产法的一般规定,破产案件受理后,债权人只有在依法申报债权并得到确认后,才能行使破产参与、受偿等权利。
2、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应当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债权申报期限自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通知之日起计算,最短不能少于30日,最长不能超越3个月。债权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但债务人所欠职工的薪资等,不必申报。
3、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无利息的债权,无论是不是到期均以本金申报债权。附条件、附期限的债权和诉讼、仲裁未决的债权,债权人也可以申报其债权。
4、债权人申报债权时,应当书面说明债权的数额和有无财产担保,并提交有关证据。申报的债权是连带债权的,应当说明。连带债权人可以由其中一人代表全体连带债权人申报债权,也可以一同申报债权。
5、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此前已进行的分配,不再对其补充分配。为审察和确认补充申报债权的成本,由补充申报人承担。除此之外,补充申报的债权人对其申报债权前已经进行完毕的各项破产活动,不能再提出异议。应该注意的是,依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有的产生于破产案件受理后的债权也是破产债权,如管理人行使合同解除权后他们当事人因合同解除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等。
这类债权大概因产生时间过晚而没办法在法院规定的申报期间内申报,但此种状况下的补充申报并不是因其自己过错导致,由其承担债权的核查确认成本是不适当的,所以应当作为破产成本支付。
债权申报的方法是:
1、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提交债权证明和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报人应当提交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和债权证明。申报的债权有财产担保的,应当提交证明财产担保的证据。
2、人民法院在登记申报的债权时,应当记明债权人名字、住所、开户银行、申报债权数额、申报债权的证据、财产担保状况、申报时间、联系方法与其他必要的状况。已经成立清算组的,由清算组进行上述债权登记工作。
3、连带债务人之一或者数人破产的,债权人可就全部债权向该债务人或者各债务人行使权利,申报债权。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其他连带债务人可就以后可能承担的债务申报债权。
4、债权人虽未在法按期间申报债权,但有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情形的,在破产财产分配前可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清算组负责审察其申报的债权,并由人民法院审察确定。债权人会议对人民法院赞同该债权人参加破产财产分配有异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律图我们为你整理这篇文章,期望能更好的帮忙你知道关于怎么样应付破产债权申报的问题的法律常识,欢迎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