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撞电瓶车逃逸怎么样界定
汽车撞电瓶车逃逸的界定,重点在于机动车辆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行为表现,具体来讲,以下几种情形可以被界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仍开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2.行为人有酒后开车、无证开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置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留下不真实信息后离开;
5.行为人同意调查期间逃匿;
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否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了解事故的发生。
法律快车提醒,对于以上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假如肇事者可以主动投案并如实交待犯罪事实,等待同意处置,依据中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仍可以认定是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2、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情形有什么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情形多种多样,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明知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仍然选择开车或弃车逃离现场,以防止承担法律责任;
2.行为人存在酒后开车、无证开车等违法行为,为逃避法律制裁而逃离现场;
3.行为人虽然将伤者送至医院,但未履行报案义务或无故离开医院,致使事故责任没办法确定;
4.行为人提供不真实信息后离开医院,意图误导调查方向;
5.行为人在同意调查期间逃匿,拒绝配合事故调查;
6.行为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事故发生,但有充分证据证明其知道事故并大概承担责任。
这类情形都构成了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需要依法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