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一般适用于紧急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状况。因此法律对它的设定及推行条件和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行政拘留裁决权是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期限一般为十日以内,较重的低于15日,行政拘留处罚合并实行的,最长低于20日。行政拘留决定宣告后,在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被处罚的人及其亲属找到保证人或者按规定交纳保证金的,可申请行政主体暂缓实行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都由公安机关实行,但两者有着本质不同:
第一,法律性质不同。行政拘留尽管是行政处罚中最严厉的处罚,但也只不过一种行政处罚方法;而刑事拘留是在刑事诉讼中为了保障诉讼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手段,不是制裁方法。
第二,行政处罚的对象主如果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者;刑事拘留的对则象是触犯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现行犯或者重大犯罪嫌疑分子。
第三,适用的目的不同。行政拘留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处罚方法来惩罚和教育违法者;刑事拘留的目的在于预防或制止现行犯、重大犯罪嫌疑分子逃避或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第四,适用机关不同。行政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适用,而刑事拘留的决定权在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第五,羁押期限不同。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5天,违法行为人的多个处罚合并实行时,最多拘留20日;一般案件的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天(包含人民检察院审察批捕的期限),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犯罪嫌疑分子的拘留期限最长是37天。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的《关于打造犯罪职员犯罪记录规范的建议》的公告规定,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职员犯罪记录规范,在国内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行政拘留不是犯罪记录的案底,但,被行政拘留的记录在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应当是可以查看到的,对考试报名公务员与特殊部门雇员的当事人的政审环节可能导致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