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必须要采集证据线索,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预防让人骗。在实体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买家协会投诉,在虚拟互联网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可以向网络管理部门举报。个人信息被不法借助、遭遇诈骗的可以报警,通过公权力救济来惩戒犯罪、维护权利。
个人信息遭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根据法律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个人信息泄露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推行行政拘留,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别人供应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紧急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紧急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