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是中国个人所得税规范中的一项要紧打折政策,旨在减轻纳税人因承担赡养老年人义务而产生的经济负担。这项扣除允许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其收入中减去肯定金额,从而降低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规范为:
1、独生子女
对于独生子女纳税人,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规范是每月3000元,即每年36000元。这意味着,假如纳税人为其年满60岁的爸爸妈妈或其他法定被赡养人提供赡养支持,可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从应税收入中直接扣除这一额度。
2、非独生子女
对于非独生子女纳税人,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总额度同样为每月3000元,但这一额度需要在所有有赡养义务的子女之间进行分摊。每位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度不可以超越每月1500元。分摊方法可以是均摊、约定分摊或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其中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若使用指定或约定分摊,需要签订书面协议,并且一年内不能更改分摊方法和额度。
被赡养人的界定
被赡养人是指纳税人的爸爸妈妈,与子女已过世的祖爸爸妈妈或外祖爸爸妈妈,且上述职员需年满60岁。被赡养人应为中国居民,包含在内地有住所,或者没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内地居住满183天的个人。
扣除申报与管理
纳税人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需在进行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进行申报。可以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的官方网站、手机软件或其他官方指定途径进行操作。在初次申报时,需要提供被赡养人的身份信息及关系证明,后续年度如无变化,则不需要重复提交。

涉税对象:
1、本方法所称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爸爸妈妈,与子女均已过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
2、本方法所称爸爸妈妈,是指生爸爸妈妈、继爸爸妈妈、养爸爸妈妈;
3、本方法子女,一是指负有赡养义务的所有子女: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二是指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的子女均已经过世,负有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爸爸妈妈以外的别的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本方法规定实行。
享受时间:
纳税人享受符合规定的专项附加扣除的计算时间分别为:赡养老人。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备查材料:
1、纳税人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填报纳税人是不是为独生子女、月扣除金额、被赡养人名字及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与纳税人关系;有一同赡养人的,需填报分摊方法、一同赡养人名字及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等信息;
2、纳税人需要留存备查资料包含:约定或指定分摊的书面分摊协议等资料。
独生子女家庭,爸爸妈妈离异后再婚的,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规定: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爸爸妈妈离异后重新组建家庭,在新组建的两个家庭中,只须爸爸妈妈中一方没纳税人以外的其他子女进行赡养,则纳税人可以根据独生子女标准享受每月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除上述情形外,不可以根据独生子女享受扣除。在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时,纳税人需注明与被赡养人的关系。
法律依据:
《关于提升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公告》
1、3岁以下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一个幼儿每月1000元提升到2000元。
2、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一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升到2000元。
3、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升到3000元。其中,独生子女根据每月3000元的规范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个人分摊的额度不可以超越每月1500元。
4、3岁以下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涉及的其他事情,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方法》有关规定实行。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方法》
第二十三条 本方法所称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爸爸妈妈,与子女均已过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
第二十九条 本方法所称爸爸妈妈,是指生爸爸妈妈、继爸爸妈妈、养爸爸妈妈。本方法所称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爸爸妈妈以外的别的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本方法规定实行。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方法》第十六条,纳税人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填报纳税人是不是为独生子女、月扣除金额、被赡养人名字及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与纳税人关系;有一同赡养人的,需填报分摊方法、一同赡养人名字及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等信息。
纳税人需要留存备查资料包含:约定或指定分摊的书面分摊协议等资料。
:未经授权,不能转载本站原创内容,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