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与退休金对照表是一个反映职员在工作年限及相应退休金待遇关系的表格。养老金,也称为退休金,是一种社会保障规范的要紧组成部分,主如果为退休后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工龄与退休金对照表主如果依据职工的工龄来确定其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现在国内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把工龄档次分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个档次,档次越高,养老金金额越高。这是由于,基本养老金是依据个人累计交费年限、交费薪资、当地职工平均薪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原因确定的。
养老保险交费满15年只不过满足了领取养老金的一个必要条件,考虑到养老金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鼓励参保职员多交费、长交费。另外,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交费满15年后,职工在职需要继续交费,而灵活就业职员可以自由选择是不是继续交费。

1、工龄与退休金对照表
依据劳动者的工龄可计算他们可获得的退休金,工龄与退休金对照表如下:
1、15年工龄:每月发放1300至1500元。
2、20年工龄:每月发放1800至2000元。
3、25年工龄:每月发放2300至2500元。
4、30年工龄:每月发放2700至3000元。
5、35年工龄:每月发放3200至3500元。
6、40年工龄:每月发放3800至4000元。
应该注意的是,这个对照表只是一个简化版的示例,实质中的养老金计算要复杂得多。养老金的具体数额会遭到很多原因的影响,如个人薪资、养老保险交费年限、退休时的年龄等。因此,这个对照表只能作为一个大致的参考,不可以代表所有人的实质状况。
2、养老金发放的计算依据
1、个人交费金额:养老金的发放与个人缴纳的社保金额密切有关,缴纳越多,养老金数额越高。
2、工龄:工龄越长,即交费年限越长,养老金数额越高。
3、交费基数:交费基数越高,养老金数额越高。
3、养老金领取的条件
1. 退休年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是领取养老金的首要条件条件。
2. 交费年限:需要满足最低交费年限需要,就是参保累计交费时间不少于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这里的15年只不过最低标准,依据长缴多得的原则,交费时间越长,养老金越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依据个人累计交费年限、交费薪资、当地职工平均薪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原因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交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交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交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根据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未经授权,不能转载本站原创内容,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