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诉交通事故,需要什么步骤
起诉交通事故,整个诉讼步骤分为以下步骤:
1.立案阶段是重点一步。受害人需以原告身份,向具备管辖权的法院提交民事诉状及有关证据。法院在收到这类材料后,会进行审察,若觉得符合起诉条件,一般会在7日内立案,并公告当事人。
法律快车提醒,若资料不全或不符合起诉条件,法院会说明理由,并可能需要补充资料。
2.进入庭前筹备阶段。法院会在立案后5日内向被告送达民事诉状副本、应诉公告及原告证据材料。被告需在收到民事诉状后15日内提出答辩建议,法院再将答辩建议送达给原告。
在此期间,法院或许会向双方送达限时举证公告,当事人应依据需要准时举证。
3.开庭审理阶段是整个诉讼步骤的核心。开庭时,书记员会查明到庭状况,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状况,并宣布案由、审判职员、书记员名单,同时告知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不是提出回避申请。
原告陈述、被告答辩,证人作证,各方出示书证、物证,宣读鉴别结论、勘验笔录等。审判职员会进行发问,各方也会相互发问,最后进入法庭辩论环节。辩论结束后,审判长询问各方最后建议,庭审即告结束。
4.裁判阶段是诉讼步骤的终点。案件经过审理后,审判职员会依据庭审察明的状况,结合各方提供的证据,对案件进行评议,并作出裁判结果。裁判文书送达后,任何一方不服都可以上诉。
2、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赔偿标准需依据有关规定实行,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根据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辆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根据各自过错的比率分担责任。
2.机动车辆与非驾驶员、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驾驶员、行人没过错的,由机动车辆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驾驶员、行人有过错的,依据过错程度适合减轻机动车辆一方的赔偿责任。
3.对于赔偿项目,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诊治疗支出的各项成本与因误工降低的收入,包含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4.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依据抢救治疗状况赔偿有关成本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生活活费、死亡补偿费与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