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瓶车在机动车辆道撞了行人算哪个的责任
电瓶车在机动车辆道撞了行人,大概是电瓶车的责任,其责任归属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具体情境进行认定。
1.若电瓶车被认定为机动车辆,那样责任将依据双方过错对事故发生有哪些用途与过错的紧急程度来划分,双方可能分别承担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或无责任。
2.若电瓶车被认定为非机动车辆,在机动车辆道上与行人发生事故,且他们汽车无过错的状况下,由电瓶车一方承担全部责任;若他们汽车也有过错,则同样依据双方过错程度划分责任。
2、责任划分标准及赔偿比率
责任划分标准主要依据事故双方的过错程度。
1.一方全责时,该方承担100%的赔偿责任,无责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2.在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之间的事故中,若机动车辆负全责,则承担100%赔偿责任;若机动车辆无责,也需承担低于10%的赔偿责任。
3.若双方为主次责任,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之间,主责方承担70%,次责方承担30%;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之间,机动车辆主责承担80%,非机动车辆次责承担20%;机动车辆次责承担40%,非机动车辆主责承担60%。
4.非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之间,主责方承担70%,次责方承担30%。
5.若双方责任相同,则各自承担50%的责任,在没办法确定事故责任的状况下,对事故责任不作认定。
法律快车提醒你,在实践中,无论用户是不是有过错,行人闯红灯被撞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总是会偏向用户一方,用户需承担肯定的赔偿责任。这是由于行人相较于用户是弱者,应遭到保护。
因此,驾驶电瓶车或机动车辆时,务必遵守交通规则,防止超速行驶。同时,行人也应遵守交通规则,不心存侥幸,以免发生事故后悔莫及。
3、事故责任认定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进行事故责任认定时,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牢记。
1.事故双方应如实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陈述事故发生经过,不能隐瞒或歪曲事实。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认定责任时,会综合考虑双方过错程度、事故发生的具体状况与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事故双方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
3.若对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有异议,事故双方可在收到认定书之日起3日内向出具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复核,并作出复核结论。
综上所述,电瓶车在机动车辆道上撞了行人的责任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原因。因此,在驾驶电瓶车或机动车辆时,务必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