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嘱什么时间实行
遗嘱的实行时间是在被继承人死亡时。也就是说,一旦被继承人过世,遗嘱所指定的继承关系便立即生效,但这打造在遗嘱合法有效的首要条件之下。
1.若遗嘱存在争议或不合法,则不可以根据遗嘱进行继承。在此状况下,继承人若对遗嘱内容有异议,应通过法律渠道向法院起诉以确定遗嘱的法律效力。
2.若无异议,则可根据遗嘱内容实行,遗嘱继承人可凭着遗嘱及立遗嘱人的死亡证明办投资理财产过户流程。
3.部分区域可能需要先办理遗嘱继承公证书再进行过户。若遗嘱合法有效且其他继承人无异议,那样主要涉及的就是财产的过户问题,而没有诉讼时效的问题。
4.若遗嘱有效但有人侵有遗嘱指定的财产,遗嘱继承人则需在了解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的两年内提起诉讼,若未知道,则最长起诉时间低于二十年,这便是所谓的诉讼时效。
2、遗嘱实行的有关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提醒,关于遗嘱实行,《民法典》及其司法讲解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1.有关司法讲解规定:
为被继承人提供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主要扶助的人,应认定为其尽了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在遗产分配时可适合考虑。
对于可以分给适合遗产的人,若其遗产权利遭到侵犯,有权以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向法院提起诉讼。
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条件但未被需要扶养的,一般不因此影响其继承份额。
2.《民法典》规定:
受遗赠人应在了解受遗赠后的两个月内作出同意或舍弃的表示,不然视为舍弃。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两年,自继承人了解或应当了解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越二十年的,不能再提起诉讼。
在实行遗嘱时,需要对遗嘱的有效性进行合法验证,确保遗嘱有合法的见证人,且见证人与继承人之间无直接关系,以预防遗嘱内容被篡改,确保遗嘱的合法性。
3、遗嘱继承的诉讼时效问题
遗嘱继承的诉讼时效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遗嘱有效性的确认诉讼;二是遗产被侵犯后的侵权诉讼。
1.对于前者,若继承人对遗嘱有异议,应在合理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确定遗嘱的法律效力。这一诉讼的时效并不是固定,而是取决于继承人何时了解或应当了解其权利可能遭到侵犯。
2.对于后者,即遗产被侵犯后的侵权诉讼,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继承人应在了解或应当了解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两年内提起诉讼。若未知道侵权行为,则最长起诉时间低于二十年。
这一诉讼时效的规定旨在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因时间过长而致使证据灭失或很难查证,从而增加诉讼困难程度和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