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如何报销医疗成本
低保户报销医疗成本的步骤如下:
1.需遵循“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这意味着,低保户在产生医疗成本后,第一应根据自己参加的医保险种进行报销。
2.若低保户参加了“一老”或无业居民医疗保险,那样他们需先根据这类医疗保险的规定进行住院成本的报销。
3.在完成医保的报销步骤后,剩下的医疗成本部分,低保户可申请医疗救助,即再报销60%。
找法网提醒你,如此的报销步骤确保了低保户在承受医疗成本时,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经济支持,减轻其经济负担。
2、低保户医疗报销额度是多少
低保户的医疗报销额度,依据其参加的医保险种及医疗救助政策而定。
1.以参加“一老”或无业居民医疗保险的低保户为例,他们的住院报销原额度均为60%。在医保报销后,剩下的医疗成本部分,通过医疗救助政策可再报销60%。
因此,这部分低保户的医疗成本总报销额度可达到84%,即原医疗保险报销比率60%加上医疗救助报销比率60%后的综合成效。
2.60%叠加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原医疗保险报销后的剩余部分再报销60%,但结果表述为84%是为了直观说明报销比率的高低。
如此的报销比率,显著提升了低保户的医疗保障水平。
低保户什么门诊费可按住院算
对于低保户而言,有三种状况的门诊成本可根据住院成本进行计算:
1.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与肾透析、肾移植(包含肝肾联合移植)后服抗排异药的门诊医疗成本。
这类治疗总是成本高昂,且需要长期进行,因此将它门诊成本按住院成本计算,能够帮助减轻低保户的经济重压。
2.急诊抢救留观并入院治疗的,其住院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成本。在紧急状况下,低保户可能需要先进行急诊抢救留观,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入住院治疗。
3.急诊抢救留观死亡的,其死亡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成本。对于不幸在急诊抢救留观期间死亡的低保户,将它死亡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成本按住院成本计算,也是对其家庭的一种经济支持。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为低保户的医疗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规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