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律师网

中国律师网

中国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借婚姻索取财物应当返还

www.arimat40.com 2024-11-19 婚姻家庭

2020年1月,原告孔某某与被告王某某通过微信互相认识后,双方确定了恋爱关系。此后,在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期间,被告王某某以其需要还房贷、考驾驶证、其他生活消费为由,多次向原告孔某某索要钱财,原告多次以转账、发红包等形式向被告转款共计74065.45元(其中2020年8月11日原告向被告转账35000元,拟用作二人按农村风俗回被告娘家认亲戚的成本)。其后,原、被告二人告知原告妈妈,二人筹备结婚,于是原告妈妈刘某某便拿出29100元现金给被告,用于置办结婚用品。被告王某某拿到钱后,于2020年8月31日凌晨离开原告家,将原告电话、微信全部加入黑名单,原告随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后公安机关根据刑事案件立案侦查,最后检察机关觉得本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不予批捕。随后原告以不当得利纠纷为由向法院起诉需要被告返还财物。法院经审理觉得,原告孔某某与被告王某某之间的纠纷属民事纠纷,被告的行为虽不构成诈骗罪,但被告故意隐瞒其未与老公宋某某离婚的真相,并以想与原告结婚为条件向原告虚构自己购买房子需偿还按揭贷款、双方认亲戚、购买结婚物品等事实,其目的是想让原告陷入错误认知,在违背其真实意愿的首要条件下做出财产赠与行为。因被告的行为违反婚姻伦理,违背公序良俗,原告对被告的赠与行为应认定无效,其所得的款项应当退还原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规定“禁止包办、交易婚姻和其他干预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别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丢弃。”民法典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作为法律条约明确后,对假借婚姻名义索取财物的行为有了准确的定调,为受害人的维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对非法侵害别人婚姻自由的行为起到震慑用途。

Tags: 婚姻家事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