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律师网

中国律师网

中国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算不算诈骗?是否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www.gzyrjk.com 2025-07-03 刑事辩护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算不算犯罪,或者算不算诈骗犯罪,要依据其财务造假的目的和结果来判断。

由于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负有如实进行信息披露的法概念务,假如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不真实的或者隐瞒要紧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要紧信息不根据规定披露,紧急损害了股东或者别的人的利益的,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则会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要紧信息罪。

触犯本项罪名,应该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金;

日常,这一罪名的缺失非常大。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办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别人财物,侵犯的是别人财物的所有权或者用权。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般是为了应对信息披露的义务,违规披露、不披露要紧信息罪侵犯的是国家对公司、企业的信息公开披露规范,表现为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不真实的或隐瞒要紧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

诈骗罪的行为人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违规披露、不披露要紧信息罪行为人目的是通过不真实的或隐瞒要紧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吸引投资,间接获得利益。

所以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般不会被定性为诈骗。

引使用方法条

中国刑法

Tags: 刑事案件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