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弃罪判多少年刑期
对于丢弃罪判多少年刑期的问题,一般而言,认定构成丢弃罪会判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丢弃罪是针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行为。
这意味着,丢弃行为需要达到肯定的恶劣程度,才会构成犯罪并遭到相应的刑罚。
2.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依据丢弃行为的紧急程度、被害人的受害程度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等原因,综合判断并确定具体的刑期。
2、丢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找法网提醒,丢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含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四个方面。
1.客体要件
丢弃罪的客体要件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这意味着,只有对这类特定人群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才可能构成丢弃罪。
2.客观要件
丢弃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且情节恶劣的行为。
这需要行为人需要负有扶养义务,并有能力负担却拒绝扶养。
丢弃行为需要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才构成犯罪。
3.主体要件
丢弃罪的主体要件是特殊主体,需要是对被丢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备抚养能力的人。这意味着,只有拥有这类条件的人,才可能成为丢弃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丢弃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这种故意可以是出于个人主义极端自私自利思想或其他卑鄙动机。
丢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界限
丢弃罪与故意杀人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和客观要件上存在明显的界限。
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丢弃罪是行为人企图通过丢弃达到逃避或向别人转嫁扶养义务的目的。
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故意则是剥夺别人的生命。
因此,两者的主观故意存在明显的差异。
2.客观要件不同
丢弃罪一般是将被害人丢弃于可以获得救助的场合。
故意杀人罪则是将被害人放置于不可以获得救助的地方,以剥夺其生命。
这种客观要件上的差异也是区别两者的要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