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撤销民事协议的时效是多长时间
撤销民事协议的时效是一年。这一时效是从当事人可以了解或者理应了解撤销事由的那一天开始计算的。
1.若是由于重大误解而签订的协议,那样从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撤销事由之日起,当事人有九十天的时间来行使撤销权。
2.若当事人是遭到了胁迫才签订的协议,则需从胁迫行为结束的那一天起,一年内去行使撤销权。
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民事法律行为发生的那一天起,假如五年之内当事人都没行使撤销权,那样撤销权就会消灭。
这里的一年、九10日与五年的时效期间,都是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暂停、中断与延长等规定无关。一旦超越了这个时效期间,撤销权就不再遭到法律的保护。
2、撤销合同有什么法定情形
法律快车提醒你,撤销合同的法定情形,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重大误解:当一方因我们的过错对合同的要紧内容产生错误认知,并基于该错误认知订立合同时,可请求撤销。比如,误将赝品当作正品购买就是这样的情况。
2.一方欺诈:假如一方故意告知他们不真实状况,或故意隐瞒真实状况,诱使他们基于错误认知订立合同,那样受欺诈方有权撤销该合同。
3.第三人欺诈:当第三人推行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状况下订立合同时,若他们了解或应当了解该欺诈行为,受欺诈方同样可行使撤销权。
4.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方法,使他们在违背真实意思的状况下订立合同的,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该合同。
5.显失公平:假如一方借助他们处于危困状况、缺少判断能力等情形,导致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那样受损害方也有权请求撤销该合同。
3、合同撤销权行使有什么限制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在《民法典》中有着很多限制:
1.时效限制方面,与上文提到的撤销合同的法定情形中的时效限制相同,即重大误解的当事人需在了解或应当了解撤销事由之日起九10日内行使撤销权。
2.受胁迫的当事人需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3.其他可撤销情形下,当事人也需在了解或应当了解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4.假如当事人受他们欺诈,且第三人推行欺诈行为致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状况下订立合同,那样也需在了解或应当了解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5.假如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行使撤销权,那样撤销权就会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