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抵押权的行使顺序应怎么样选择
抵押权的行使顺序,应该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1.抵押权已登记的,根据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假如同一财产上存在多个已登记的抵押权,那样先登记的抵押权将优先于后登记的抵押权得到清偿,在登记顺序相同的状况下,则根据各债权比率进行清偿。
2.抵押权已登记的优先于未登记的受偿。这一规定明确了已登记抵押权的优先地位,即便未登记的抵押权设立在先,也需在已登记的抵押权得到清偿后才能受偿。
3.对于未登记的抵押权,则根据债权比率清偿,不考虑其设立时间的先后。
2、抵押权已登记和未登记有什么区别
抵押权已登记与未登记的主要不同在于其法律效力和受偿顺序。
1.已登记的抵押权具备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即当同一财产上存在多个抵押权时,已登记的抵押权可以优先于未登记的抵押权得到清偿。
2.已登记的抵押权还能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作为债权人达成债权的要紧保障。
3.未登记的抵押权则不具备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其受偿顺序一般坐落于已登记的抵押权之后,且在同一顺序的未登记抵押权之间,需根据债权比率进行清偿。
这意味着,假如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债权,未登记的抵押权人可能面临没办法完全受偿的风险。
3、抵押权登记的实质意义
法律快车提醒你,抵押权登记的实质意义在于明确抵押权的优先顺序,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与促进筹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1.通过登记,可以明确地展示同一财产上存在的多个抵押权及其先后顺序,从而防止在债务清偿过程中产生争议。
2.已登记的抵押权具备对抗第三人的效力,这能够帮助保护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的合法权益。
3.抵押权登记还能为金融机构等债权人提供靠谱的筹资担保,减少筹资风险,进而促进筹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对于需要设立抵押权的当事人来讲,准时进行抵押权登记是至关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