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泄露个人隐私如何取证
对于泄露个人隐私的取证,受害人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
1.电话录音是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可以记录下泄露隐私的具体内容和泄露者的声音,为后续的维权提供有力证据。
2.运用正当方法探寻证据也非常重要,譬如被别人用于犯罪的非法获得、供应或提供的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等,若数目达到50条以上,即可视为要紧证据。
3.非法获得、供应或提供的住宿信息、通信记录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若数目达到500条以上,或违法所得达到5000元以上,同样可作为取证的重点内容。
2、侵犯个人隐私的具体行为
侵犯个人隐私的具体行为主要表现为非法获得和供应公民个人信息。
1.这类行为一般由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员工推行,他们借助职务之便,窃取或以其他非法方法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并将它供应或非法提供给别人。
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办法非法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并将这类信息供应或非法提供给别人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只违反了国家规定,而且紧急侵有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和身份管理秩序。
3、侵犯个人隐私的构成要件
侵犯个人隐私的构成要件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侵犯的客体、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主观方面。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这是指公民的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得、供应或提供给别人,致使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遭到威胁,同时公民身份管理秩序也遭到破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拉拢等办法大肆采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紧急的行为。这类行为一般具备隐蔽性、连续性等特征,且总是随着着非法的经济利益驱动。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与单位的员工(自然人)。
这类主体因为职务之便,更容易接触到很多的公民个人信息,也更容易推行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4.主观方面为故意。这意味着行为人明知我们的行为会侵犯公民的个人隐私,但仍然故意推行这种行为。这种故意行为表明了行为人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身份管理秩序的蔑视和破坏。
综上所述,侵犯个人隐私是一种紧急的违法犯罪行为,它不只侵有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和身份管理秩序,而且给受害人带来了很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因此,法律快车提醒,大家应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实行力度,提升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一同维护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