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立案后会庭前调解吗
离婚案立案后,法院会进行庭前调解。
1.依据国内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离婚案后,最重要步骤是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这一调解过程旨在帮助当事人消除分歧,增进理解,以期达成离婚或和好的协议。
2.若双方可以达成和好协议,人民法院会将此协议记录存卷,并一般不发放调解书;若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则人民法院会制作调解书,并由审判职员、书记员署名,同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3.此调解书拥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对于离婚案件,庭前调解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
2、什么状况法院会判决离婚?
找法网提醒,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会依据一系列条件来判断是不是准予离婚。具体而言,以下状况法院会判决离婚:
1.双方需要领有结婚证,这是起诉离婚的基本首要条件。
2.起诉离婚的提起方需要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方,如子女或爸爸妈妈,均不能以起诉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起诉。
3.提起起诉离婚的一方需要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然不可以提起离婚诉讼。
4.依据《民法典》有关规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法院会判决离婚: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别人同居;
推行家庭暴力或虐待、丢弃家庭成员;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其他致使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起诉的。
诉讼离婚判决需要多长时间?
诉讼离婚判决的时间取决于案件的审理程序。
1.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若有特殊状况需要延长,需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
若还需延长,则需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而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浅易程序审理案件,则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