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确定和计算医疗期?
从国家层面的规定看,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医疗期依据职员本人实质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予以确定,医疗期时长具体如下:
实质工作年限 本单位工作年限 医疗期 累计病休时间
10 年以下 5 年以下 3 个月 按 6 个月累计
5 年以上 6 个月 按 12 个月累计
实质工作年限 本单位工作年限 医疗期 累计病休时间
10 年以上 5 年以下 6 个月 按 12 个月累计
5 年以上 10 年以下 9 个月 按 15 个月累计
10 年以上 15 年以下 12 个月 按 18 个月累计
15 年以上 20 年以下 18 个月 按 24 个月累计
20 年以上 24 个月 按 30 个月累计
依据《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公告》,医疗期计算应从病休第一天开始累计计算。比如某职员实质工作年限 8 年,在本单位工作 4 年,则其医疗期为 3 个月,累计病休时间按 6 个月累计,若其从 2023 年 3 月 5 日开始首次休病假,则其在 2023 年 3 月 5 日至 2023 年 9 月 5 日,累计休病假 3 个月即视为休满医疗期,前述期限亦包含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
但应该注意的是,地办法规可能对医疗期的确定和计算有特殊规定。以上海为例,医疗期根据职员在本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设置。职员在本用人单位工作第 1 年,医疗期为 3 个月;将来工作每满 1 年,医疗期增加 1 个月,但低于 24 个月。医疗期的计算应从病休第一天累计计算,即职员连续或累计病休满 20.83 天为一个月,其中不包含国家规定的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
摘录自《企业劳动合规百问百答》
引使用方法条
中国劳动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