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财产分割起诉时效是3年。离结婚以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原则上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权利遭到损害与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当离结婚以后发现有夫妻一同财产为分割的,可以在发现之后的三年内进行起诉。
协议离结婚以后,假如一方对离婚协议书中的财产分割问题反悔的,则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期间为三年。当事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第三分割夫妻一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
1、当事人双方离婚时,未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财产进行分割,离结婚以后对于财产的分配问题产生的纠纷;
2、当事人协议离婚时达成了财产分割协议,离结婚以后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而发生纠纷,由此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男女双方协议离结婚以后1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而引发的纠纷,一方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4、婚姻关系结束后,一方发现他们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的在离婚时未分割的其他财产而引发的纠纷。
财产分割的诉讼步骤
1、递交诉讼状;
2、法院经审察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假如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3日前公告当事人并通知;
5、法庭调查阶段包含: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别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含: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根据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建议;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可以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准时判决;
8、判决宣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权利遭到损害与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但,自权利遭到损害之日起超越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状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未经授权,转载需要注明本站出处链接,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