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怎么样获得赔偿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获得赔偿的方法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双方应尝试通过协商达成赔偿协议,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和策略。
2.假如协商无果,受害方可以选择依法向有关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需要侵权方根据实质损失进行赔偿,实质损失的确定可能涉及商品销售额的降低、品牌形象受损等方面的评估。
当实质损失很难确认时,可以参考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进行赔偿计算,假如侵权所得利益也没办法确定,可以参照该商标许可用费的倍数进行合理赔偿。
在赔偿数额的确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1.该条约规定,赔偿数额应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所遭到的实质损失确定;
2.实质损失很难确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很难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4.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且情节紧急的行为,赔偿数额可以在上述办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进行确定。
2、处置商标侵权赔偿
1.在处置商标侵权赔偿问题时,当事人应第一采集并保留有关证据,以证明侵权损失的存在和程度。这类证据可能包含销售数据、品牌形象受损的证明材料等。
2.当事人可以向侵权方提出赔偿需要,并根据协商策略进行赔偿。若协商无果,当事人可以选择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根据侵权损失进行赔偿。
3.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可以参照《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进行。若实质损失或侵权所得利益很难确定,可以参考该商标的一般用费的合理倍数来计算赔偿数额。
4.赔偿数额还应包含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律师费、公证费等。
5.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或许会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有关的账簿、资料等证据材料,若侵权人不提供或提供不真实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倡导和提供的证据来断定赔偿数额。
认定侵犯商标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状况: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产品上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产品上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致使混淆的,均构成商标侵权。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伪造或擅自制造别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等行为,也构成商标侵权。
3.未经商标注册人赞同,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产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故意为侵犯别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别人推行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等,同样是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4.在认定商标侵权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规定,并结合具体案件的状况进行剖析和判断。
5.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且情节紧急的行为,应依法予以严惩,以维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的稳定。
除去赔偿问题,你还想知道商标侵权的什么细节?快来找法网知道更多,大家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